2021-09-27 15:05:06 责任编辑:品牌合作部
早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就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敦促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重视环境与社会责任。但时至今日,进展和成效依然缓慢。究其原因,盟浪CEO白虹认为根源在于在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存在着“期限错配”和“权责错配”。一方面,当下经济活动带来的社会和环境隐患往往要很多年后才会显现出来;另一方面,不同于经济活动的产权清晰,社会和环境问题通常难以寻因和问责,于是经常出现企业拿走经济收益,留下社会和环境后遗症让当代或后代的大众买单。正是由于这两大错配,使得“唯利是图”的旧商业文明兴盛,“义利并举”的新商业文明如此难产。但最近两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在新冠疫情、极端天气、经济失衡、逆全球化等的催化下,“双碳”、商业向善、资本向善、共同富裕、ESG投资等议题大热起来,可持续发展从弱刚需一下子变成了强刚需,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开始想要跟上这股浪潮,真正去实践可持续发展。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找到一个强有力的抓手。而盟浪正逢其时地带来了它的新思路和新工具。“不着调、不靠谱、不赚钱。”这是2016年白虹向投资机构介绍可持续发展价值评估时收到的最多反馈。彼时,距2015年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十七项指标,还不足一年,资本领域、商业领域里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意识还远跟不上对利润的追逐,“义利冲突、义利难兼顾”等惯性思维大行其道。但白虹对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同的理解。她用一个“饺子-桌子-房子”的比喻来对应阐释“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关系。如果不能维系环境生态平衡,“房子”坍塌人类就无处安身;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社会协作,“桌子”不稳定就难以安定;如果不能创造经济价值,“饺子”就会断供市场就会萧条。饺子断供不见得会引起房子坍塌;但如果房子坍塌,砸坏桌子,饺子肯定也吃不成。所以,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必须协同发展。但是,人往往很难赚到他认知以外的钱,也很难创造认知以外的价值。既然商业和资本都是看数据、看利润说话,那是不是可以用他们所认可和熟悉的量化方式和商业模式,去阐明一个他们下意识不太相信的事实?于是在她的推动下,义利评估的思路、体系、工具和产品逐渐成型。义利评估又称“FIN-ESG Rating”,即“FIN-ESG”评估,不仅涵盖了E(环境)、S(社会)和G(治理),还系统考察了企业的商业伦理和价值观(N),衡量了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I),并将上述评价指标和企业的财务表现(F)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考量企业可持续发展驱动力、创新力和转化力的标准体系。这套评估体系融合了国际ESG评级的指标要素,并充分结合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比单纯的关注企业ESG风险,更具有价值评估的系统性和组织绩效管理提升的逻辑性,因此也被盟浪的专家团队称之为“更好的ESG”评估(“FIN-ESG Rating”)。同时,面对这些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盟浪不断强化自身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汇集来自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IBM、中兴通讯、丰田等世界500强公司以及全球顶级ESG研究机构高级专家,他们凭借对行业Know-How的深刻认知,参与到行业分类、算法模型搭建、量化指标选择,权重设计和计算等方面。在这样的思路和量化能力下,“义利99”、可持续发展100ETF、“碳和通”等一系列推动可持续发展价值管理的量化评估产品陆续被研发出来。以“义利99”为例。其全称为“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价值义利99”,指以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价值评估模型为工具,以沪深300成分股为对象,对以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为内容,其价值量化得分居前99的上市公司。相比于仅考虑当下市值,“义利99”通过对更长时期的数据收集、追踪和分析,穿透式地考察了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把企业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变成当下的“成绩单”,改善错配问题。实际上,自2017年首次发布以来,“义利99”指数的收益率就持续跑赢上证50、沪深300等市场主流指数,用资本和商业更熟悉的实证数据帮助企业实现了义利并举、义利转化、义利双升,有力地回应了此前的市场疑虑。在白虹看来,量化对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在量化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才能形成定价,只有被定价了,才能够加入到现有的价值循环体系中,在市场机制的催化下成为一种发展大势。“就像河道一样,原来的河道仅仅是在一个经济的河床上,现在社会、环境在量化后加入进来,把河道不断拓宽,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大浪潮。”她总结道。
一系列产品的成功让义利评估越来越被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所认可。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蓬勃生长,一些既有的束缚也越来越明显,首当其冲的便是数据问题。
在白虹看来,企业可持续发展价值管理的核心是评估,而数据是评估的基础,尤其当这些数据还是以非结构化的样貌呈现,挑战只会更艰巨。但作为一位连续创业者,白虹很少从困难的角度去看问题,她更习惯把遇到的问题看成是真正的发展机遇。在她看来目前而言,国内企业非财信披基本上还处于1.0阶段,如何推动非财信披从1.0发展到2.0、3.0阶段,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摆在面前的现状是,目前沪深两市4000多家上市公司里真正披露CSR、ESG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公司还不到30%,并且还是每年一两次的低频披露。“这可能是一个需要强政策驱动,然后辅之以市场驱动才能解决的问题。”白虹坦言。事实上,从全球18个主要经济体对比分析来看,他们的发展路径大都是从强制性信披起步。一般来说,信披有自愿信披、软法和硬法三个层次。自愿信披指的是,是否披露全凭自愿;软法信披是指“不披露就解释”,监管当局要求披露,但企业也可以不披露,但需要解释为什么;而硬法披露就是强制披露,目前在欧洲国家被广泛采用。“如果我们能把信披重构,从现在的自愿,逐渐推进到软法,甚至部分推进到硬法的程度,那现在整个(可持续发展非财信披)信息来源将会更加充分,这样,评估的底层地基才会打得扎实。”白虹表示。然而,罗马建成绝非一日之功。成熟完善的非财信披体系和数据大基建也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与其他主题相比,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无疑更加宏大和高维,涵盖经济、社会、环境方方面面,需要政产学社多方参与进来,形成市场驱动和政策驱动。正是基于这个认知,盟浪积极构建对内对外两大生态。对内,盟浪实现了组织革新。“盟浪是一个社创企业,在所有制形式上,收益权高度分散。现在刚开始做第一轮融资,最大的控股方是盟展,盟展是一个合伙人机制,而且这个合伙制是开放的。凡是有意愿,都可以通过盟浪这个平台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据白虹介绍,盟浪在创建之初就向社投盟捐赠了10%的股权。今后,在董事会批准的情况下,盟浪会持续把盈利的一部分,返捐给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公益组织。对外,盟浪通过与中国建设银行、博时基金、华兴资本等越来越多外部伙伴的合作,不断拓展着链接边界,围绕可持续发展形成行业生态。在白虹看来,一项好的政策在正式推出前,往往需要经过共创环节,去探索政策的松紧度、最佳的产业切入口、市场可能会有的反应等,同时培养参与者形成柔性、强大的行业自律,形成有效的政策驱动和市场驱动。“这不仅是生态联盟的作用所在,同时也是盟浪的初心所向。”在白虹对盟浪的期许中,盟浪的基础目标是在可持续发展价值管理市场上继续增加供给,改善目前供不应求的局面;最高目标是通过海量的市场应用,探索出一套中国标准,提高中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治理中的国际话语权,从而帮助到更多的人。 上一篇:盟浪动态| 盟浪与300位资本圈精英共聚广州南沙,带你探讨产业投资机遇 下一篇:盟浪发布会|圆桌对话·资本向善:金融机构拥抱双碳目标——理解、对标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