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2年9月9日,在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主办、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盟浪”)协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圆桌论坛环节中,以“碳金融的国际合作”为主题,深度解析碳金融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剖析全球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机遇。
气候变化严重威胁着全球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自2021年进入碳中和时代。我国于2020年9月宣布双碳目标,2021年进入双碳元年。
我国正在加速发展绿色金融,以支持我国绿色产业发展和传统行业低碳转型。在此背景下,2022年9月9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碳金融发展与国际合作交流会暨盟浪碳融通新品发布”在厦门隆重举行,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企业人士与各界人士共聚一堂,共谋金融赋能绿色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智慧与力量。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首先介绍了全国碳市场的发展情况。他提到,中国碳市场建设已经走过近10年的发展历程,区域碳市场经历近8年的发展,对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发展积累了有益经验。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启动线上交易,截止今年8月1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5亿吨,累计成交额突破85.51亿元,位居同期全球主要碳市场现货交易前列。
全国碳市场对于推动企业减排、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机遇?赖晓明认为一是要提升企业的碳管理意识和碳管理能力;二是要提高企业的履约能力,降低综合减排成本;三是要增强企业应对“碳约束”条件下市场风险的能力;四是促进企业减排价值实现,加快低碳技术应用。
在圆桌对话环节,嘉宾们以“碳金融的国际合作”为主题,深度解析碳金融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剖析全球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机遇。
圆桌对话由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副总裁葛兴安主持,对话嘉宾有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孟萌、兴业银行厦门分行绿色金融专家陈荃、盈科数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副总裁肖龙。他们从各自业务领域出发,围绕全球气候变化、碳市场、绿色金融、绿色票据、金融科技等热点话题深入研讨、交流碰撞,分享了绿色金融助力碳中和的实践,以及所面临的落地难题,为碳金融行业发展带来了前沿、开放的思考。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受到国际社会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全球及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着什么样的形势?
柴麒敏介绍到,在过去三年,国内外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一是随着大气环流异常,高温极端事件频发,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愈加明显。二是全球正处在迈向碳中和的新阶段,目前累计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国家大约136个,覆盖全球91%的GDP。三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开始反弹,2021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强势反弹了6%左右。四是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一些国家的单边措施也随之而来,包括碳边境调节机制(也称“碳关税”)等等。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他认为应对气候变化一定要秉持长期主义,保持战略定力,好好谋划,徐徐图之,一步步行稳致远,把蓝图规制好,政策执行好。
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今年6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将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上升到战略层面。从银行层面看,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和突破?
陈荃表示,2018年人民银行牵头成立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此后,各项标准不断出台与落地,一步步地将绿色金融的“大盘子”逐渐实现了定义、细分、遴选。在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金融机构、第三方机构等多方都在密切配合,深入探索绿色金融,助力国家绿色低碳转型。
兴业银行作为国内最早探索绿色金融的商业银行,从2006年开始已经走过16年的绿色金融发展历程。在绿色信贷业务方面,兴业银行采纳赤道原则,不仅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还关注企业和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提升ESG管理水平。
作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国碳市场是从地方试点开始起步的,如今国内碳市场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地方和全国碳市场的发展有什么不同?
孟萌认为,地方碳市场是“全国一盘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时也是全国碳市场发展的试验田。对于规则、概念、产品的创新,地方碳市场可以多做尝试,有助于国家碳市场实现更稳妥的发展。未来,地方的试点市场和全国会呈现并行发展或者是互相补充的局面。
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数字化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科技如何让赋能绿色供应链金融?
肖龙分享了他的实践:供应链金融经过多年的蓬勃发展,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而科技赋能是绿色供应链金融减碳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方式,能让绿色金融的血液直接精准注射到供应链企业、行业的毛细血管当中,助力供应链绿色发展。
此次与盟浪的合作,就是通过科技、数字的方式,借助盟浪绿色量化评估系统在绿色票据支付结算环节实现了降本增效。
绿色金融本质上是通过资源配置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绿色基础设施和节能环保领域,在具体的金融业务实践中,如何识别真正的绿色企业与项目?如何高效地进碳减排效益核算?如何快速准确地甄别和防控风险?这些都成为了摆在银行、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过往的种种实践证明,关于数据的难题,最终都要回归到“数字化、科技化”的基点。
此次“碳金融发展与国际合作交流会暨盟浪碳融通新品发布”上,盟浪正式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盟浪碳融通,以“数字科技+量化评估〞为核心能力,助力金融机构拓宽业务场景,创新金融产品,实现绿色转型升级。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随着双碳战略的不断深化,绿色金融迈入新的历史时期,这当中有碰撞、有新生,但更多的是未知。在变革之中,政府、机构、产业、企业多方不断深化合作,深入把握国内外绿色金融发展新趋势,持续探索制度、政策、产品、服务创新,为深入推进中国绿色转型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 如需转载文章请向公众号申请并注明来源盟浪SusallWave(ID:SusallWave)。
扫码体验盟浪碳融通
日期 | 来源:2022年9月16日 | 盟浪网(https://mp.weixin.qq.com/s/A9BV8JqdEig9k2lPuwHA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