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订阅资讯
申请试用
当前路径:

论坛回顾| 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完善绿色服务,助力企业实现双碳目标

2022-12-22 19:31:57 责任编辑:龙婧

北京绿色交易所一直在持续完善碳定价、碳量化和碳金融等方面的核心能力,服务社会低碳转型、助力经济绿色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中国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自“十三五”规划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提升到国家战略以来,中国不断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发挥绿色金融服务于绿色经济发展的职能。


这一过程中,绿色交易所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交易、融资与支持作用?


“积极发展绿色投融资等绿色相关服务,助力企业实现双碳目标,是北京绿色交易所的重要任务和使命。”12月20日,在2023《财经》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表示。


北京绿色交易所于2008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是气候司备案的国家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北京市政府指定的碳交易试点交易平台,成立十四年来已经发展为国内领先的环境权益交易平台之一。


2021年11月,《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在承担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


据王乃祥介绍,北京绿色交易所一直在持续完善碳定价、碳量化和碳金融等方面的核心能力,服务社会低碳转型、助力经济绿色发展。


其中,在碳定价方面,北京绿色交易所作为重要的碳定价中心,2013年以来已经顺利支撑北京市完成了9个年度的履约交易,北京市碳配额成交量和成交价格一直稳居全国前列。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在积极推进建设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全国CCER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已经开发建设完成,符合条件的绿色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可以通过北京绿色交易所进行集中交易。今年11月份,北京绿色交易所还引入了碳排放的竞价机制,收到良好效果。


在碳量化方面,北京绿色交易所十多年来一直在推进自愿减排标准与方法学、碳核算方法和减排算法开发,开发备案了两个国家CCER方法学,还开发建设了企业碳账户和绿色项目库系统,可以实现企业碳排放的自动核算和动态监测,同时引入碳排放表现评价、绿色分类等级评价和ESG评价等多维度绿色评价体系。


在碳金融方面,北京绿色交易所一直在积极参与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接下来,将依托企业碳账户体系和绿色项目库平台,帮助企业开展碳核算、绿色评价和环境信息披露,在此基础上打通与绿色金融的对接渠道,更好地服务企业的绿色投融资和低碳发展。


“未来,北京绿色交易所将持续深化绿色定价、绿色量化和绿色资金配置三大核心能力,为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实体经济绿色复苏不断贡献平台力量。”王乃祥称。


以下为发言全文:


完善绿色服务 助力企业实现双碳目标


碳中和、碳达峰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决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系统性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人民银行等金融机构高度重视发展绿色金融,服务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不断完善绿色金融的三大功能和五大支柱。


今年6月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明确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建立并不断完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和流程。明确绿色金融的支持方向和重点领域。


积极发展绿色投融资等绿色相关的服务,助力企业实现“双碳”目标也是北京绿色交易所重要任务和使命之一。北京绿色交易所于2008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备案的国家自愿减排交易机构,是北京市政府指定的碳交易试点交易平台,成立14年来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环境权益交易平台之一,作为“双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北京绿色交易所一直在持续完善碳定价、碳量化和碳金融等方面的核心能力,服务社会低碳转型,助力经济绿色发展。


在碳定价方面,北京绿色交易所作为重要的碳定价中心,2013年以来已经顺利支撑北京市完成了9个年度的履约交易,碳配额成交量和成交价格稳居全国前列,碳市场建设方面,我们正在北京市政府指导下积极推进,建设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全国CCER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开发建设已经完成了。各行各业的绿色发展很大程度上都与CCER高度相关,CCER市场重启以后符合条件的绿色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可以通过北京绿色交易所进行集中交易,实现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更好地助力企业实现“双碳”目标。要引入竞价机制,我们于今年的11月份已经引入了碳排放的竞价机制,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碳量化方面,北京绿色交易所十多年来一直在推进自愿减排标准与方法学、碳核算方法与减排算法的开发。近年来一直在为中国邮政、中国石化等大型机构提供碳核算方面的支持,为各类应用场景提供减排算法开发服务。在市金融局等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北京绿色交易所开发建设了企业碳账户和绿色项目库系统,在生态环境部、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北京市金融监管局等主管部门的领导共同见证下,已经在上个月的22日金融街论坛上正式发布。


企业碳账户和绿色项目库系统完全契合今年6月24日国发[2022] 14号文《关于建设数字政府的指导意见》当中提出的建立碳排放智能监测和动态核算体系的目标,可以实现企业碳排放的自动核算和动态监测。同时,引入碳排放表现评价、绿色分类等级评价,以及ESG评价等多维度的绿色评价体系,为企业开展绿色“双碳”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工具。绿色交易所开发的这套企业碳账户和绿色项目库,我定义为它会成为政府管理城市的有效工具,成为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的有效工具。


在碳金融方面,北京绿色交易所一直在积极参与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建设,牵头起草《环境权益融资工具标准》,去年已经由人民银行发布实施,参与起草的《碳金融产品标准》今年已经由证监会发布实施。今年我们在金融监督局的指导下起草完成了《北京市企业项目融资绿色认定评价办法》,该《办法》发布实施以后将为北京市的绿色项目库建设提供规范。我们参与起草的三项ESG相关团体标准都已经发布了。目前我们正在全力推进企业碳账户和绿色项目库系统、金融机构碳核算系统,以及金融机构ESG信息管理和披露系统等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建设开发与CCER等碳排放相关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接下来北京绿色交易所将依托企业碳账户和绿色项目库平台,帮助企业开展碳核算绿色评价和环境信息披露,在此基础上打通与绿色金融的对接渠道,更好地服务企业绿色投融资和低碳发展。


2021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即国发[2021]15号文,明确提出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在承担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近年来也多次指示,要求高标准、高水平地建设好国家级绿色交易所,这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明确了功能定位,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将持续深化在绿色定价、绿色量化和绿色资金配置方面的三大核心功能,与《财经》杂志、盟浪等机构深度合作,为加快推进发展绿色转型,加快实施经济绿色复苏不断贡献交易所平台的力量,谢谢大家!


*如需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

日期 | 来源:2022年12月22日 |  盟浪网(https://mp.weixin.qq.com/s/OrUe6V0ECRCnylAvuT60Sg)

来源:盟浪网
上一篇:论坛回顾| 刘世锦:中国能源与经济绿色转型应该走什么路?
咨询电话: 0755-21615801